陰陽怪氣的《香港01》 文 : 陳凱文

一直以來,不少人都曾經說,覺得網媒《香港01》陰陽怪氣,藍絲們覺得它黃,黃絲們覺得它藍。它有時亦會惺惺作態,為所謂建制派提出一些建議,但是仔細一看,又會發現文章的潛台詞,其實是幫着非建制派說話。好像該報的編輯室,近日又撰文呼籲建制派作出改革,宣稱建制派不能只是指摘對手,還要反思自己是否有份導致「激進」,不應膚淺地認為自己毋須為香港的亂局負上責任,便是一個典型例子。

誠然,對於修例風波的爆發,所謂建制派的確需要負上一定的責任,亦有其改革的必要,但是若把非建制派變得偏激的責任,怪到在建制派的頭上,這邏輯其實跟「勇武派」無異。其實非建制派真正的問題是:所謂的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跟「勇武」的分歧,本來便是鬥爭手法和效用之爭,而不是把「和理非」視作不可逾越的底線。與此同時,他們雖是表面上支持自由人權和法治,實際上卻沒有堅守這些政治信念。正因如此,他們才會在訴求不獲接納之時,接受其他同路人改用違法乃至是暴力的抗爭手段。

換言之,非建制派不過是唯我獨尊,兼且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的馬基維利(Machiavelli)權術主義者。他們若是真正的民主主義或自由主義者,他們便不會在訴求不獲滿足時,以擾亂公共秩序的暴力手段進行施壓,甚至以「裝修」之名,毀壞政見不同的「藍店」,或者襲擊不同政見的市民及內地遊客。

先不論他們的政治訴求是否合理,執政一方面對這樣的政治派系時,講道理已經行不通,應先讓明白規矩的重要性、紅線又在哪裏,從而讓他們明白不守規矩的代價,不但是想要的得不到,還要損失更多,他們才會變得做事知道分寸。相反,若在他們行事變得偏激之時,政府或建制一方選擇妥協的話,對方並不會因此而覺得政府在「順應民意」,而是覺得他們的方法湊效,因而變得更加得寸進尺。

正因如此,修例風波的起因雖是修例勾起部分港人對於內地司法制度的不信任感,但是政府或建制派在非建制派開始使用暴力手段後,竟然選擇撤回修例,才會使到局面變得更難收拾。相反,為何《港區國安法》實施後,為何亂局開始逐步平息,正是他們發現過去的暴力手段不但失效,而且必然會因此而付出更大的代價,包括有機會被駐港國安公署抓回內地受審,整部法例的阻嚇性才因此樹立起來。

另一方面,建制派在修例風波時的問題,可不是如《香港01》的社論所言,「儼如中聯辦和港府的應聲蟲」,反而是部分人在左顧右盼,特別是代表商界利益的建制派,根本是打着自己心裏的小算盤,因而變得像一盤散沙。畢竟,部分建制派或其幕後的既得利益者,本身也害怕修例之後,會因涉嫌在內地行賄或商業犯罪而被押回內地受審,因而才會出現有建制派公然宣稱,有人害怕在內地包二奶、做生意時因「被迫行賄」而出事,以及港府後來把移交刑期門檻加至七年的咄咄怪事。

由此可見,《香港01》對於建制派的所謂改革建議,不過是繼續鼓吹綏靖主義和山頭主義,所以才教他們不要太緊跟中央和政府的話。然而,建制派的山頭主義和左顧右盼,才是修例風波後來變得難以收拾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而《香港01》的社論竟然是教他們變本加厲,其目的真是為建制派着想,還是藉着挑撥離間,為非建制派謀求喘息?假如大家知道有人曾捐了一個工廈單位給予某個政黨,相信便會知道答案是甚麼了。

文 : 陳凱文

學研社成員,香港投資日報主筆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

最新文章